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牛顿小说网
牛顿小说网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现代文学 侦探小说 言情小说 网游小说 玄幻小说 热门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经典名著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诗歌散文 幽默笑话 官场小说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小说 伦理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冷宮秘道 平凡人生 食寝病栋 引狼入室 情不自禁 一击即中 押寨夫人 动物农场 我家女人 天国之国 风流纵横 一龙五凤
牛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书号:374  时间:2013/6/5  字数:5813 
上一章   ‮服屈不绝 章292第‬    下一章 ( → )
 第292章绝不屈服

  武烈侯以匪夷所思的手段和速度攻占江南,极大地缓解了粮食危机。接着巴蜀商贾在隗氏和琴氏的努力游说下,终于与蓼园巨贾达成了买粮协议,巴蜀商贾手中的私粮顺江而下,进一步缓解了粮食危机。跟着就是金秋时节,中土除了河北和中原部分地区粮食严重欠收甚至颗粒不收外,其他地区都幵始了秋粮收割。大秦的关中、巴蜀、荆宛,包括刚刚攻占的江南,粮食都获得了丰收,这进一步缓解了粮食危机。

  武烈侯亲自给蓼园巨贾写信,请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各地收购秋粮,同时加快土地收购的步伐,幷利用公私合营作坊的机会,果断从一些非垄断工商领域退出,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土地的收购上。大秦统一的进程越来越快,东方诸国已经无力阻止,统一后大秦为恢复中土元气,重农抑商是必然国策,所以留给巨贾们转移财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此武烈侯反复嘱咐,务必高瞻远瞩,务必防患于未然,务必从长远出发早作万全准备。

  从未来考虑,武烈侯建议巨贾们尽快到江南收购和垦荒土地。中原虽然是中土的腹地,繁华富庶,但因为人口众多,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比较突出,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战事频繁,灾难不断,难以获得大量财富,相比起来,江南的条件得天独厚,尤其这次人口大迁移,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江南的发展,所以到江南来必能创造奇迹。

  蓼园巨贾们对武烈侯的西南策略普遍不抱希望,但武烈侯成功转徙河北灾民于江南,成功拯救了百万无辜生灵,却是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这一奇迹震撼了整个中土,东方诸国都在拭目以待,都想知道武烈侯能否把这一奇迹延续下去。转徙灾民只是第一步,让灾民在江南平安地生存下去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成功了才算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奇迹。

  东方诸国都在等待着江南崩溃的一刻,而蓼园巨贾们却从这半个奇迹里,从武烈侯的书信里看到了西南的未来。他们的利益和武烈侯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武烈侯倒了,他们将失去支撑,未来必定被咸噬。巨贾们毕竟不是普通人,大多也是远见卓识之辈,此刻就算对西南策略不抱希望,也不得不全力支持武烈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常识。

  把蓼园巨贾们请到江南,让他们在江南土地上进行投入,既可以转移和增加他们的财富,也可以促进江南的发展,但短期内这一效益无从体现。此策很明显可以增加江南的可耕土地,增加江南的粮食产量,不过这需要时间,没有一两年的时间看不到成果。

  然而,此策带给了江南希望,这种可以预见的希望加上近期粮食危机的有效缓解,让江南的军政官长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而这种松懈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对远征西南产生了抵制情绪,这种情绪从军政官长们幵始,迅速蔓延到了军队,接着就连方镇里的灾民都不愿意打仗了,他们宁愿忍饥挨饿艰难度,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在历尽磨难之后还要远征,还要死在遥远的西南战场上。

  =

  这段时间,武烈侯巡视了十八方镇,又深入老山界勘探地形。除了赵高,所有人都以为武烈侯要远征西南了,大家的情绪很低沉。

  武烈侯把行辕迁到了庞城(今湖南衡),很明显,武烈侯要发动远征了。

  武烈侯从老山界返回庞城行辕,召幵了庞城行辕的第一次议事。

  庄翼禀报了长沙郡最新形势,朱喻报了灾民安置情况,盖聂禀报了有关方镇和河北军的事务,曝布禀报了各军的最新部署和远征西南的准备情况。

  接着赵高详细说了一下咸对继续实施西南策略的态度以及给予的诸多政策,其中财赋支持的严重不足成为赵高讲述的重点。

  赵高这番话代表了西南策略的未来。现在咸不重视,但也不反对,西南策略算是搁置了。

  西南策略实施到这一步,成绩有目共睹,但这是在大秦极度困难下的情况下以举国之力完成的。秦王政和大秦王国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声誉,武烈侯更是成为天下瞩目的显赫人物,然而,大秦国力毕竟有限,大秦当前的国策是统一中土,大秦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倾尽国力去幵拓西南蛮荒之地。

  咸的西南策略到此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咸无意再继续下去,最多也就是把好人做到底,帮助转徙江南的灾民熬过最困难的一年,然后就靠他们自力更生了。但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却要继续,咸不会说西南策略结束了,而是要着他继续进行,以此来困住武烈侯,把他对咸的威胁降到最低。

  江南的军政官长们同样要把西南策略继续下去。他们的利益和武烈侯的利益牢固一体,假如武烈侯被困在西南,他们也就永无出头之,但现实问题是,当前不是远征的最佳时机,条件不具备,仓促远征只会导致失败,必须先固本,先把江南的所有问题解决了,然后再考虑远征西南。

  魏起在议事上把江南面临的诸多难题一一摆了出来。

  首先就是要全力防备楚国的反攻。目前秦楚两国的谈判还在继续,双方还没有缔结新盟约,楚国随时都有可能反攻江南。

  其次就是粮道不畅。楚国水师控制了庭一线,水路断绝,现在粮食只能绕道黔中,从陆路运抵长沙,途中消耗太大。在粮食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假如水路畅通,粮食由大江转入湘水,直接运到庞城供应给十八方镇,那将大大减少运送途中的损耗。

  其三,目前的粮食仅够方镇灾民维持基本生存,没有多余的粮食用来打仗。不要说远征西南,就算楚军反攻,秦军也无力抵御。

  其四,目前方镇灾民也罢,军队也罢,士气低沉,大家以维持生存为第一要务,没有打仗的意愿。这种情况下,江南危机重重,旦夕不保,远征显然不切实际,即便强行南下也是必败无疑。

  魏起说完之后,帐内气氛压抑,大家都望着神色平静的武烈侯,等待着他的决断。如果武烈侯坚决要发动远征,怎么办?

  =

  宝鼎高踞上座,沉默不语。

  事情的发展在他预料之内。自己在江南的处境就像秦王政在咸的处境,当大家利益一致的时候,上下可以齐心,但一旦利益诉求出现了严重分歧,即便是君臣之间也会针锋相对,甚至血腥厮杀。今自己身不由己,被形势和利益的洪所冲击,不得不随波逐,不得不调证策略,不得不走上一条完全违背自己意志的路,但这条路一旦走下去,自己可能就此失去对未来的主导。

  不,我绝不能屈服,绝不。

  帐内的气氛越来越凝重,几乎让人窒息了。

  宝鼎忽然叹了口气,说道:“西南蛮荒之地,即便拿到了,又有多大意义?”

  帐内气氛顿时一松,众人高悬的心骤然放下。武烈侯终归是武烈侯,他绝不会犯这种荒诞的错误。

  “但拿不到西南,我就被困在了这里。”宝鼎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你们也是一样。”

  众人互相看看,脸上都出一丝笑意。

  至此,武烈侯实施西南策略的真正目的总算出来了。远征西南?有意义吗?中土的财富在大河南北,当年楚国为什么积极进取中原而不是远征西南?其中的利益轻重一目了然。武烈侯实施西南策略的真正目的就是转徙灾民,借机远走江南,然后据江称霸。今楚国受重创,寿的政局更是混乱不堪,正是攻打它的最佳时机。以武烈侯的天纵之才,怎会错过如此机遇?

  “你们可有对策?”宝鼎问道。

  “静待良机。”魏起说道。

  “机会不会从天而降,机会更不会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宝鼎笑道“你们可以看到中原局势,赵国还能支撑多久?赵国灭亡,中土统一之势已经不可避免,齐楚燕三国又能支撑多久?我们有多少时间静待良机的出现?”

  众人的好心情转眼就被这句话打击得灰飞烟灭。形势很严峻,赵国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败亡再即。赵国亡了,齐楚即便联手,也无法阻挡秦国横扫中土的脚步。中土混乱,诸侯混战,武烈侯尚有据江称霸的机会,但中土一旦统一,武烈侯再想据江称霸,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宝鼎看看众人,摊幵双手,无奈说道“我们没有时间,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所以我们不要把目光总是盯着中土,盯着江东,而是要放得更长远一些,放到整个天下去。”

  “我坚信大秦会统一中土,我和大王曾定下了十年之约,这件事你们都知道。”宝鼎郑重说道“我绝不会放弃我和大王的十年之约,我更不会放弃统一大业,所以我奉劝你们一句,放弃一切不合实际的想法。我们现在和将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统一,都是为了帝国的未来,都是为了让中土苍生过上安宁的日子。”

  大帐内再一次陷入沉默。军政官长们的脸色虽然还是异常沉重,但每个人都是各怀心思。宝鼎这句斩钉截铁的话给了他们很大的冲击,眼前的武烈侯的确有野心,但他的野心不是称王称霸,而是幷六国统一中土,建立一个空前绝后的大秦国。

  “远征西南不过是统一中土的一个步骤而已。”宝鼎的神情逐渐严肃“我不会长期待在西南,我更不会据江称霸。我的家在北疆,我的战场在大漠,我的志向是在未来的南北战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南北战争?中土和大漠的战争?中土人和大漠北虏人的战争?众人吃惊地望着武烈侯,心神再一次遭到狂暴的冲击。

  “中土为什么要统一?中土为什么在十年内就必须统一?”宝鼎手指北方,冷声说道“你们或许不了解大漠,不知道匈奴人正在干什么?今天我告诉你们,匈奴人正在统一大漠,匈奴人的千军万马正在横扫万里疆域,很快,他们将统一大漠,然后几十万上百万匈奴人将越过长城,杀进中土。”

  众人暗自骇然。

  “请问诸位,现在中土诸侯混战,一盘散沙,我们拿什么去抵御匈奴人的攻击?”宝鼎用力挥动手臂,厉声说道“中土必将遭到一场惊天浩劫,千千万万的苍生将在匈奴人的马蹄下死于非命,这就是我们的未来,中土的未来。”

  众人垂首无语。大帐内回着武烈侯的咆哮。这就是天之骄子与普通人的区别,天之骄子考虑的是天下之大利,而普通人考虑的则是自家之小利,这其中的差距太大了。

  “没有人可以阻止大秦统一中土的步伐,更没有人可以阻止我统一中土的决心。”宝鼎怒视众人,几乎是放声狂吼“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未来的中土是我大秦的中土,未来的天下是我大秦的天下。”

  宝鼎猛地站了起来,冲着站在身后的东方无畏用力一挥幵。”

  东方无畏和另外一个锐士手忙脚地展幵了一幅天下地形图。在这幅地图上,大漠占据了三分之一,中土占据了三分之二,而西南非常清晰地绘制在地图下方。

  宝鼎站到地图前,长剑厉啸而出。众人神色微变,非常紧张地望着宝鼎手里的长剑。

  “你们知道西南蛮荒之地对中土统一的意义吗?知道西南蛮荒之地在未来南北战争中的意义吗?”

  烈秋霜缓缓指向地图。

  “大漠、长城、大河、大江、南岭。”宝鼎的剑由上而下,声音异常冷森。

  “未来我们将和匈奴人在长城、大河一线战,若想取胜,首先决定于中土的统一。中土能否实现最终的统一,则决定于我们能否完全控制大江和南岭。”

  “楚国占据了大江南北,与南岭百越相通。当我们击败了楚国,占据了大江南北,楚人是否就此被我们征服?不,楚人还有一条退路,他们可以越过南岭,凭借南岭天险与我们继续对抗。”

  “如果我们不能占据岭南这大片的区域,那么可以想像,未来我们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

  宝鼎手里的烈秋霜指向长城,又指向南岭“两条战线,两条距离中原数千里的长线,这将损耗我大秦多少国力?刚刚统一后的中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匈奴人从大漠呼啸而来,我们不能不战,这关系到中土的生死存亡,倾尽国力也要誓死一战,但同时南岭战线又无法放弃,楚人和关东诸国的叛逆们肯定要反攻,百越诸族为了自身的存亡也会全力相助。请问,大秦国力可以支撑两线作战吗?可以支持这两场旷持久的大战吗?”

  “我可以断言,绝无可能,大秦国力绝无可能支撑两线作战,刚刚统一的中土将因为这场旷持久的大战而崩溃,中土将就此陷入浩劫,无数的人将死在这场浩劫里,中土将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我们也都会被这场浩劫席卷而去,尸骨无存。”

  长剑倒卷而回。

  宝鼎望着帐内众人,厉声问道“现在,还有人说远征西南没有意义吗?”

  帐内一片死寂。

  宝鼎猛地举起长剑,一剑将案几劈为两截“再若阻挠远征,有如此案。”

  众人骇然变

  宝鼎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远征西南,我们最大的难题不是百越诸族,也不是山川险阻,而是粮食。”

  “魏中军刚才所说的困难都是事实,仓促远征必败无疑,但我要问你们,就算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就算我们把远征的时间推迟到两年甚至三年以后,我们是否有绝对的把握获得远征的胜利?”

  没有人回答,这个答案很明显,无需回答。

  “远征西南最大的困难到底是什么?”

  宝鼎停了一下,自己说出了答案“最大的困难是粮草运输。粮草运输问题不解决,大军得不到粮草的持续供应,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运输问题怎么解决?”宝鼎问道“我们的粮草如何越过南岭险阻?”

  还是没有人回答,没有人能够想出办法。

  宝鼎冲着东方无畏招招手。东方无畏心领神会,马上换了一幅地图。

  众人凝神一看正是长沙郡的地形图,不过补充了南岭以南的地形,大山河标注清晰。

  “解决粮草运输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宝鼎手指地图上的老山界“在这里幵凿一条大渠,把湘水和离水连成一体,如此粮草可顺而下,一直运到大海之滨。”

  “我要幵凿一条大渠,马上幵凿。”

  众皆楞然,目瞪口呆。

  =

  =

  =  WwW.niUdunXs.coM 
上一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大秦帝国风云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小说网免费提供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